哈喽大家好!最近有位朋友跟我吐槽,说家里老爷子收到一份 “安吉白茶” 当礼物,结果老爷子天天念叨 “白茶养生”,甚至还被会销洗脑要买白茶牙膏、白茶面膜…… 听得他直犯嘀咕:这安吉白茶,咋越听越像绿茶呢?
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清楚:安吉白茶真不是白茶,它是正儿八经的绿茶! 而关于白茶和绿茶谁更 “年长”,这里面藏着茶叶界的 “考古学” 呢!
一、先划重点:茶叶分类靠工艺,不是名字也不是颜色!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 “安吉白茶是绿茶” 时,脑瓜子嗡嗡的:名字里带 “白茶”,咋就成绿茶了?这就得说到茶叶圈的 “铁律”——六大茶类(绿茶、白茶、红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的分类,只看制作工艺,跟名字、产地、颜色统统没关系!
举个简单例子:绿茶的核心工艺是 “杀青”(比如炒青、蒸青),目的是用高温 “杀死” 茶叶里的氧化酶,锁住鲜爽感;而白茶的工艺更 “佛系”,就俩步骤:萎凋(让茶叶自然晾干)和干燥(晒干或烘干),全程不炒不揉,靠自然晾晒成就独特风味。
展开剩余70%二、安吉白茶:名字里的 “白茶” 从哪儿来?
回到开头的问题,安吉白茶为啥叫 “白茶”?其实这名字和工艺无关,纯粹是 “看脸” 取的!这种茶产自浙江安吉,早春嫩芽因为叶绿素缺失,会呈现玉白色,所以得了 “白茶” 的美称。但制作时走的是绿茶流程 —— 采摘后马上杀青、揉捻、干燥,妥妥的绿茶属性,和六大茶类里的白茶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里敲个黑板:安吉白茶是绿茶里的 “颜值担当”,但论养生功效,它和普通绿茶差不多,可别被名字忽悠啦!
三、白茶和绿茶谁更 “老”?从工艺看进化史!
现在进入关键环节:既然分类看工艺,那从工艺发展的角度,白茶和绿茶谁先诞生?答案可能颠覆认知 ——白茶更有可能是 “老祖宗”!
想想看,远古时期的人类刚发现茶叶时,最可能怎么处理?大概率是直接采下鲜叶,晒干或晾干就喝,这可不就是白茶的工艺?而绿茶的杀青工艺,需要人为控制温度、工具(比如锅炒),明显是更 “进阶” 的技术。就像人类先学会吃生肉,才琢磨出烤肉、炒菜一样,茶叶工艺也是从简单到复杂演化的。
虽然古籍里对白茶的明确记载不如绿茶多(比如唐代就有蒸青绿茶的记录),但从工艺逻辑推断,白茶更接近茶叶加工的 “原始形态”,说它是绿茶的 “老大哥” 一点儿不为过!
四、喝了这么多年茶,你喝对了吗?
搞清楚工艺区别,喝茶才能喝明白:
白茶:不炒不揉,保留了更多天然物质(比如茶多酚、氨基酸),口感更柔和,而且适合长期存放,越陈越香,老白茶还有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的说法。
绿茶:杀青锁住鲜爽,喝的就是一个 “鲜” 字,但因为未经发酵,茶多酚含量较高,脾胃虚弱的人别空腹猛喝,夏天喝更解渴降燥。
最后再提醒一句:下次看到 “XX 白茶” 的名字,先别急着归类,看看它的工艺说明 —— 毕竟在茶叶圈,“名不副实” 的情况可不少!想喝白茶就认准福鼎、政和等核心产区,想喝绿茶就选龙井、碧螺春,喝对了才更懂茶的妙处~
发布于:广东省叁酶策略,恒泰策略,庄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