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共巴中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巴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n新闻发布会现场(翁凯/摄)
\n7月15日,中共巴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增强了对新时期文旅产业发展新形势新特征的理解把握,明晰了新阶段巴中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有利于加快把巴中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n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牵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n发布会上,巴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徐勇介绍了此次全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以及主要成果。
\n一是对标对表、上下贯通。此次市委全会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谋划系列重要举措,其中,提出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为牵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既对标了省委部署,又放大了资源优势,实现了有机统一。
\n二是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全会将整合资源、集成能力作为推动巴中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从整合市内市外资源入手,集中资源力量把极核做强、把内容做精、把名气打响。
\n三是因时因势、守正创新。全会准确把握新阶段文旅产业新特征,谋划提出以场景驱动代替资源依赖,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全季产品开发、全域智慧升级,推动资源禀赋向经济效益转化,顺应了文旅产业发展规律。
\n四是具象具体、细化实化。全会在注重总体谋篇布局的同时,部署各项任务特别突出具体的任务重点和工作抓手,确保可操作、能落实。同步生成向上争取事项、改革事项、对外合作事项、发展项目等6张工作清单,明确具体内容、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进一步推动责任上肩、任务落地。
\n“诗意山水·红色巴中”品牌矩阵呼之欲出
\n“文旅资源是巴中最现实的资源。巴中文化厚重、资源富集、生态优良。 ”新闻发布会上,巴中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大梁介绍,通过“文旅+”和“+文旅”,可以把这些优质资源整合集成、串珠成链,变成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n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为牵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品牌、业态、服务、体制机制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新标杆,建设革命老区精神文明新高地。
\n第二部分,是打造“诗意山水·红色巴中”品牌矩阵。提出了要依托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科普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文旅地标;深挖独特文化资源,塑好名人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乡村休闲“四条”精品线路,构建“井”字型空间布局。
\n第三部分,聚焦品质场景供给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农商文旅体教康“七位一体”,推进文旅业态融合,具体包括:文城景融合、文科教融合、文康养融合、文娱体融合、农文旅融合、文创商融合七个方面。
\n第四部分,是激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动能。要在交旅融合、数智科普、服务配套、经营主体、人才队伍、深化改革、工作机制等方面发力,推动全市走出一条具有巴中特色、彰显老区魅力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n把极核做强!巴中着力打造四大特色文旅地标
\n“巴中文旅资源富集,我们提出打造四大特色文旅地标,就是要集中资源力量把极核做强、把内容做精、把名气打响。”新闻发布会上,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小莉介绍,要建设游客来巴的首选之地、必游之地。
\n一是擦亮光雾山—诺水河世界级生态康养度假文旅地标。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幅员面积1818平方千米,境内自然资源、康养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天然大氧吧”。全会提出,利用温泉、森林、气候等独特优势,持续丰富森林疗养、温泉疗愈、运动康养等产品供给,打造大巴山森林康养胜地。
\n二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基因传承文旅地标。巴中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拥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全会提出,充分发挥巴中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作用,着力打造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创意等标志性产品,高质量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核心区、大巴山—嘉陵江红色文化主题风景道精品区。
\n三是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传统文化体验文旅地标。巴中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米仓古道已流转3500余年;隋唐以来的石窟现有225处、1200余龛、造像14000余尊,南龛石窟享有“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美誉;恩阳古镇是蜀道申遗唯一古镇。全会提出,积极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巴中片区建设,规划建设南龛山景区至恩阳古镇快速通道,建设“历史可阅读、登高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文化体验环线,培塑“四龛福城”城市文旅IP。
\n四是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科普研学文旅地标。今年1月,在恩阳区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国家级科普视听产业基地——科普大视界,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开馆以来,日均接待入园游客超5000人次。全会提出,依托科普大视界,常态化办好科普大讲堂、科普视听月等活动,丰富科学沙龙、创客基地等互动性体验性场景,做好“科普+”文章,推动科普资源向教育延伸、向旅游延伸、向娱乐延伸。
\n“下一步,将围绕全会提出的六大重点融合领域,通过高辨识度、强互动性、深融合型人气场景的持续供给,将分散的文旅要素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体验场景。”齐小莉介绍,重点从红色旅游、科普旅游、文博旅游、生态康养、演艺赛事、乡村旅游等方面发力,真正实现业态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飞跃。
\n让“米仓大道”成为现象级旅游公路,巴中这样做!
\n“近年来,巴中始终坚持以交通为纽带、以旅游为载体,不断推动‘快进’网络与‘慢游’体系深度融合。”巴中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清解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就交旅融合方面进行介绍。
\n“围绕全会提出的大力推动交旅融合,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张云清表示,一是织密“快进慢游”通达体系。将深入实施大蜀道交旅融合交通项目,加快建设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和旅游化改造,规划布局具有巴中特色的导视系统,不断增强旅游资源辨识度,让“交通线”成为“景观线”。规划建设恩阳古镇与巴城四龛快速通道和构建便捷通达交通体系,助推“四龛福城—恩阳古镇”文化体验地标的打造,让游客快速感受古镇文化与石龛文化的交相辉映之美。继续深化与铁路、航空等部门合作,开行更多列车班次和航空航线,通达更多的城市,不断扩大城市朋友圈。根据旅客出行需求特别是朋友圈城市旅客需求,不断优化列车、航线时刻表,让“双向奔赴”旅程更加便捷舒适可及。
\n二是提升便捷舒适服务水平。将升级高铁站、客运站和机场旅游服务中心,为旅客提供旅游咨询、票务预订、景区直通、异地租车、异地还车等一站式服务,实现高铁站、机场与景区的无缝对接。还将探索开行“旅游号高铁”“旅客包机”等服务,让来往北、上、广、深、杭等大中城市的列车厢、飞机舱成为展示巴中优质文旅资源的窗口,展销巴中特色产品的平台。
\n三是打造独具特色交旅融合品牌。将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米仓大道”交旅融合示范品牌,加快将其建设成为交通快速通道、步行观光绿道、休闲购物廊道、帐篷房车营地、低空旅游基地、民宿旅居目的地,让“米仓大道”成为大尺度、现象级的旅游公路,重点是依托米仓大道主轴,规划布局5个组团,利用沿线乡村900余家民房,规划建设900余家民宿集群,让“米仓大道”成为“宿在最美乡村的风景线”。同时,利用低空经济发展的契机,在米仓大道沿线完善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规划布局起降场地、开发低空旅游项目,积极打造低空经济观光场景应用标杆,完善品牌叙事表达,让旅客俯瞰苍穹下的“北斗七星”的璀璨之美。
\n原标题:深入解读巴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牵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叁酶策略,恒泰策略,庄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