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击穿试验是检测电缆绝缘层耐受电场强度能力的关键试验,其核心目的是评估绝缘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如电压、温度、湿度等)是否能有效阻止电流击穿,从而判断电缆绝缘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该试验是电缆出厂检验、型式试验及现场交接试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
一、试验核心原理
电缆的绝缘层(如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等)在正常工作时能承受一定的电场强度,阻止导体间或导体与地之间发生电流导通。当施加在绝缘层上的电压逐渐升高,超过绝缘材料本身的耐受极限时,绝缘层内部会发生 “击穿” 现象 —— 即绝缘材料的电阻急剧下降,出现持续的导电通道,伴随明显的放电(如火花、电弧)和电压骤降。
击穿试验通过模拟或强化实际运行中的电场条件,测定绝缘层发生击穿时的临界电压值(击穿电压),并可结合绝缘层厚度计算击穿场强(击穿电压与绝缘厚度的比值),以此量化评价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
二、主要试验标准
电缆击穿试验需严格遵循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同类型(如低压、高压、阻燃、矿用等)电缆的试验要求存在差异,常见标准包括: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
GB/T 3048.10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10 部分:挤出绝缘电缆的电压试验(含击穿试验相关要求)
GB/T 12706.1 额定电压 1kV (Um=1.2kV) 到 35kV (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第 1 部分:额定电压 1kV 和 3kV 电缆(规定了该类电缆的击穿试验条件)
GB/T 5023.2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含低压电缆击穿试验)
IEC 60243-1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 第 1 部分:一般试验方法(国际标准,适用于电缆绝缘材料的击穿试验)
MT 818.1 煤矿用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含矿用电缆击穿试验的特殊要求,如耐潮、耐油环境下的测试)
三、试验分类与方法
根据试验目的、施加电压的方式及试验环境,击穿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按试验目的分类
型式试验:用于验证新规格、新材料电缆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标准,通常在产品研发或首次量产时进行,试验条件较严苛。
出厂检验:对每批出厂电缆进行抽样测试,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通常采用简化的击穿试验(如短时耐电压试验,若未击穿则判定合格,不刻意追求击穿电压值)。
交接试验:电缆敷设安装后、投入运行前进行,检测敷设过程中是否因机械损伤、受潮等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预防性试验:对运行中的电缆定期检测,评估绝缘老化程度,预防绝缘失效引发的故障(多采用非破坏性的耐电压试验,避免击穿对在运电缆造成损伤)。
2. 按电压施加方式分类
直流击穿试验:施加直流电压(通过整流装置获得),电压从较低值逐渐升高(升压速率通常为 1-5kV/s),直至绝缘击穿。优点:设备相对简单,不易产生容性电流,适用于高压电缆及油纸绝缘电缆;缺点:对交联聚乙烯(XLPE)等聚合绝缘材料,直流击穿电压与交流运行条件下的性能相关性较差,目前逐步被交流试验替代。
交流击穿试验:施加工频交流电压(通常为 50Hz,与电网频率一致),按规定速率升压至击穿。优点:更贴近电缆实际运行的电场条件,试验结果与实际绝缘性能相关性更高,是目前挤包绝缘电缆(如 XLPE 电缆)的主流试验方法;缺点:设备体积较大,需考虑容性电流补偿。
冲击击穿试验:施加雷电冲击电压(短时、高频脉冲电压,如 1.2/50μs 波形)或操作冲击电压(250/2500μs 波形),模拟电缆遭受雷击或开关操作时的过电压冲击。适用场景:高压、超高压电缆的型式试验,评估绝缘对瞬时过电压的耐受能力。
3. 按试验环境分类
常态击穿试验: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 20±5℃,相对湿度 45%-75%)进行,是最基础的击穿试验。
湿热环境击穿试验:在高温高湿环境(如 40℃、相对湿度 90% 以上)中预处理后再进行试验,模拟电缆在潮湿环境下的运行状态。
油浸 / 化学介质击穿试验:针对特殊用途电缆(如矿用、船舶用),在油、酸、碱等介质中测试,评估绝缘层在腐蚀环境下的耐受能力。
四、试验关键步骤
以常规工频交流击穿试验为例,核心步骤如下:
试样准备:
截取长度合适的电缆试样(通常为 1-3 米),去除两端护套及外屏蔽层,露出导体和绝缘层;
对试样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油污、杂质,避免表面污秽影响试验结果;
若电缆有内屏蔽层,需确保屏蔽层与导体良好接触。
设备连接:
将试样一端的导体连接至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输出端(高压极);
试样的外屏蔽层(或绝缘层表面)接地(低压极);
连接电压测量装置(如电压互感器、分压器)和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放电间隙)。
试验条件设置:
设定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若需预处理则按标准进行(如湿热环境放置 48 小时);
设定升压速率(如 1kV/s),避免升压过快导致局部电场集中,影响击穿电压准确性。
升压与观测:
启动试验设备,按设定速率缓慢升压;
密切观测电压变化及试样状态,若出现火花、电弧、电压骤降或电流表指针突增,判定为 “击穿”,记录此时的电压值(击穿电压)。
结果计算与判定:
若需计算击穿场强,按公式:击穿场强(E)= 击穿电压(U)/ 绝缘层厚度(d)(单位:kV/mm);
对比试验结果与标准要求(如 GB/T 12706.1 规定的最小击穿场强),判定试样是否合格。
试验后处理:
切断高压电源,对试样进行充分放电(避免残余电荷伤人);
检查击穿点位置,分析击穿原因(如绝缘内部缺陷、表面损伤、材料杂质等)。
叁酶策略,恒泰策略,庄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